您當前的位置:網站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公司新聞 > 磁選工藝發展問題及改進試驗研究
國內磁選工藝技術發展有限造成對鐵精礦的選別效率較低,我們紅星是專業的工業磁選機生產廠家,為了實現對磁選工藝的技術升級,有效分析了國內磁選工藝存在的問題,然后進行選別試驗,有針對性的提升選礦效率。
我國現有一些磁選廠,普遍存在著諸如:實施了早拋尾的原則,但未實施早收原則,致使磨礦循環負荷大,能耗高,磨礦效率低;由于鐵礦物與脈石硬度的差異大,在反復磨礦中,部分鐵礦物過磨泥化,而有些連生體則不能單體解離;細篩篩分效率低,一般為16%~30%,也增加了磨礦負荷;缺乏有效的磁鐵礦選礦設備,精礦品位提高不明顯。提高鐵精礦品位、降低選礦成本,迫切要求采用新弱磁場磁選設備和工藝。
弱磁精選設備采用Φ300×180濕式磁選機,其磁場強度0~120kA/m可調。處理檢查篩上的產品。對水廠選礦工藝流程中檢查篩上產品,在H=16kA/m下進行1次精選,難以得到精礦品位≥65%的鐵精礦,作業產率為41.79%,鐵的回收率為53.03%。即對于檢查篩上樣品,采用單一低磁場磁選機多次精選,可以獲得品位≥65%的鐵精礦。
通過相關的試驗結果知道從檢查篩上早收部分鐵精礦是合理的,采用弱磁選機進行早收,鐵精礦的作業產率為41.79%,這樣大幅減少了二段磨礦循環負荷,且進入磁選精選流程中的礦量大幅度減少,精選作業條件得到改善,作業效率提高,進而可以取代流程中消耗水量大的聚磁作業。
后續進一步的試驗研究表明,如果采用螺旋溜槽或低磁場磁選—螺旋溜槽處理檢查篩上產品,都能夠獲得高品位(品位≥68%)鐵精礦,若現場按后續研究所推薦的磁重流程進行改造,則不僅可以保產提質,節能降耗,而且有可能減少二段球磨機磨礦容積,實現3:2兩段磨機的配比,進而大幅降低選礦成本。